第一百〇一章 明军重围苏州府,清将杀帅献城池 (1/3)

张煌言在苏州道中击破来援苏州的清军,并斩杀主将陈锦和巴山之后,一时间威名大振,消息迅速传到南京和苏州。

洪承畴闻讯后大惊,赶忙命令南京全城戒严,并上多尔衮,请求派遣援军到江南,以扑灭吴胜兆的反抗烈火。

被围在苏州城内的清江宁巡抚土国宝听说来援自己的陈锦和巴山所率的两万兵马在道中被全歼,二人也身首异处,痛哭失声。

土国宝哭的自然不是陈锦和巴山,而是他自己。自己手下本来就没多少兵力,城池又是突然被围,粮草和军械的积累都很有限,根本不足以长期坚持。如今,援军又被消灭,再打下去必死无疑。

打不下去那就投降吧。土国宝不是没这样想过,反正他自己又不是第一次投降,能够从明朝知府变成清朝巡抚,就不能从清朝巡抚重新回归大明嘛。别人或许可以,他还真不行。

事情当然不是出在朱由榔永历朝廷的政策上,再说了,这次围城的明军听命的是监国鲁王朱以海,跟朱由榔压根儿没有半点关系,瞿式耜那样的正人君子设立的所谓的奖惩条例跟自个儿关系还真不大。

关键在于人。外面围城的三员主将,一个是张名振,一个是张煌言,还有一个是吴胜兆。说起这三个人,土国宝那是脑子都发麻。崇祯年间,张煌言在土国宝的家乡大同当游击将军,负责剿匪,当时土国宝是当地惯匪,张煌言就得去征剿,这本来也没什么,偏偏土国宝在一次冲突中射死了张煌言的弟弟张煌语,二人自此结下私仇。后来,土国宝被洪承畴招安,又随其投降清朝,跟随多铎大军一路南下,占领南京、进攻苏州,都是战功赫赫,在苏州一战中打得张名振落荒而逃,自此又跟张名振结仇,不过这是公愤。跟吴胜兆的恩怨,前面已有提到,双方在苏州城内闹得不可开交,土国宝的一纸上差点要了吴胜兆的性命,幸亏洪承畴认为这只是二人的私怨,把吴胜兆调出苏州了事。这三个人率领数万大军围在城外,土国宝根本不敢投降,投降保不准死得更难看。

苏州城大人多,明军围了几天,城内粮草告罄,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苏州百姓对土国宝不计得失的盲目守城十分不满,又对其忠于满清的嘴脸很是厌恶,暗地里开始组织在城内暴动,以策应攻城的明军恢复苏州。

土国宝根本想不到城内的百姓会造反,毫无防备。可是,在百姓准备暴动的前夜,有人却先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