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3)

01

第一天,国成几乎被介绍给医院的所有人。不过,国成却没一下记住几个。国成想,慢慢来吧,来日方长。

王院长、吴刚、土根主要介绍了医院的病区分布情况及现住院各床位病人的病历及治疗情况。还有当地的多发病症及病情高发的相应季节。

国成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国成跟着王院长一行查房。病人没有国成想象得多。住院部的两层木质楼只有几间大病房和少数几间小病房。病人虽不多,病床也基本住满。相对于医院不多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力量,也算饱和了。

病人虽然不多,可医生更少。每个病人的病历记录、病情观察及常规日常医嘱以及病情突发变化的及时处理、救治。让在班医生一天下来,也马不停蹄了。

说到底,还是山美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太少。除住院医生,门诊医生也不轻松。山美县人口虽不多,每日闻讯看诊的可不少。若逢某些流感高发季节,看诊的人排成长队。

但山美县的危重病人基本送来住院部。

山美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疗力量均有限。只要病人经济条件许可的都让其转院到省城等地的大医院。

可是从各乡村送来的危重病人,一般都无此经济条件。若小病,自己按民间土方,抓些草药吃了。若病重些,去找附近会看病的郎中或到乡卫生院。再重些,乡卫生院无法救治,或性命攸关需抢救的危重病人才会直接送入或转院到县医院。

这些乡里人,平时生活就极困苦。若不是为救亲人性命,哪里舍得花这些钱。

所以,国成看到的都是一张病床边,陪坐着几个穿着破旧、面容愁苦,明显带着山里当地人特色单纯质朴的睑。

那些病人家属,看到医生来,便恭敬地站起身。眼巴巴地盯着医生的脸,希望从医生的嘴里可以重新断出亲人的生死、好歹来。

那目光看在国成眼里,却是刺得生疼。那一刻,医生在病人家属眼里仿佛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所有的希翼和期盼都重重地如千均之石压在国成心里。

国成觉得肩上的担子远比自己之前未从事医生职业之前,想象得责任之重要重得多。氤删醯靡∽砸讶匆街魏谜庑┎u恕n蘼凼俏u思沂羝谝淼哪抗猓故墙獬u说牟⊥矗际撬魑桓鲆缴脑鹑巍

国成一天下来,仔细地翻看每个病人的病历。将一些症状及之前的治疗情况记录在纸上。他记得一些病例,在学校的学习里碰到过。但并不完全一样。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会让出现的病灶有千差万异。而国成知道,千差万别的病灶必有规律可循,找到其本质病变的原因,就可对症下药。

国成恨不得马上去查找资料。当一天结束。国成回到房间,将白天在医院借阅的几本医疗期刊及自已从学校带回的专业书籍放到桌上。伴着宿舍里吊下的白炽灯及窗外的蛙声虫鸣,一头扎入书海里。

这日,吴刚值夜班。房间里只有国成一人。当国成揉着发酸的眼抬起头,已是半夜。国成站起身,伸伸因伏案过久,抄写读书重点发酸的手臂,忽然很想念医学院的图书馆。那的书可真多啊。心中对病情的疑问,能查找到很多相应的资料解惑。而医院里是没有图书馆的,只订阅了一两种全国性的的医疗期刊。

国成有些明白为什么医学院班主任王老师会说,国成留在省城大医院发展,更容易有业务上的提高及学术上出研究成果。国成觉得他现在缺老师、缺资料。可是他不后悔来这。尤其是白天看到穿着破旧,明显生活困苦的病人家属看到他时,充满希望和期翼的眼。国成就觉得来对了。这里太需要医生了,不是吗?

国成一头扎到工作里。白天看病,晚上一头扎在资料里。很快,国成就碰到了出诊。

出诊一般多在夜晚,这似乎成了一个规律。似乎人体在夜晚的抵抗力尤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