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1/3)

01

阿真全神贯注盯着手里的活。已连续两个加班了。再有一点就能完成设备的抢修了。

阿真不仅是矿山的技术骨干,亦是矿山厂的元老了。八年前,在滨海省城的老厂,阿真就是技术尖子。阿真虽没读过几年书,但做事心灵手巧,吃苦肯学。师父张师傅和车间的领导都喜欢他。都夸这年轻人脑子灵光、手又巧、还吃得苦。

当年媳妇阿珠也是看中了阿真这些优点,随阿真从南洋回来。两口子在滨海省城的老厂里成家立业,很可能一辈子和所有普通夫妻一样过着最普通、平凡的日子。偏那日厂里来了宣讲动员会,内容大意是,在祖国某些偏僻地区开展建设,急需熟练的技术工人。阿真觉得自己虽然说不上很高的觉悟,但自己熟练的做工技术一定能在建设中派上用场。

而作为一个地方建设的开拓者,极有意义。在阿真的理想中,人生中做几件有意义,老了之后回味,这辈子做得几件不后悔的事。

那日,师父张师傅正好下班后叫了阿真去家里喝酒。张师傅好酒,每日餐桌上必饮一杯。尤其爱和徙弟阿真一起喝几杯。

阿真是他看着进厂的。看着从一个生手到熟练工,再到技术尖子。几次技术大比武都给做师傅的自己挣足了面子。偏还谦虚、低调、实在。到底是当了爹的人。

阿真随师父坐下,爷俩边喝边聊起了白天的宣讲动员会。

“师傅,我想去报名。”阿真和师父碰杯,一饮而尽后道。

“你可想好了?孩子才这么小,阿珠会同意吗?”张师傅心里为阿真的决定叫好,却又舍不得这个徒弟。况且阿真的孩子尚小,生病还是上学,这里都方便得多。

“阿珠应该没问题,只是孩子确实小,我回去和她商量。”阿真知道阿珠一定会同意。因为凡他做的决定,阿珠都会无条件支持。就象他们当初从万里之遥回到祖国,阿珠不问前途会如何,毅然决然跟随阿真回来。在阿珠的心里,无论去天涯海角,只要和阿真在一起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