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1/1)

:水泥想衣裳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简介风光何处有,春秋带您游。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类旅行社,创建于1981年。总部座落在上海西区中山公园商业中心的定西路上。国内营业部设在上海繁华的商业中心南京东路路上。总部没有国际、国内、海外旅游三个部和工厂、商贸、服务等近20个企业,并拥有英、法、德、意、日、西、俄、韩、泰和我国汉、粤、闽南等语种的导游300多名,还在美国、日本国设立春秋分公司和办事处。春秋建社十余年来,企业的规模、效益、资质、形象等不断迈上新台阶,1981年从3000元自筹资金起家,1993年有资产达3000万元,增长了一万倍;年营业收入从一万元起步,1993年达一个亿,也增长一万倍;营业设施从2平方米铁亭子开始,现己建成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国际业务楼,配置了旅游电脑业务系统。现代化设施堪称第一流。春秋社是全国旅游行业先进集体,连续5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连年被评为本市旅游行业“三优”企业和服务竞赛优胜集体。总经理王正华是上海市劳动模范、市优秀企业家、中国国内旅游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国内旅协副会长,还受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 副教授。海内外旅游同行们,请到“春秋”来,我们热情欢迎并期待与你们真诚协作、携手共进。九州内外的炎黄后代们,“要旅游、到春秋”,我们愿成为您游程中的忠诚伙伴,陪伴您愉快地饱览祖国的锦秀山河。五大洲的宾客们,请到“春秋”来,我们愿成为您的好朋友,与您一起神游古老而灿烂的中华大地。

附中国旅游必读代序致读者代序何若泉上海春秋旅行社让我为中国旅游必读一书写序。写序实难承命,那就随便说几句与书与读者有关的话,权作代序吧。有人说,现在国内旅游成风。说“风”未尝不可,但我以为它无非向人们预报国内旅游的春天即将来临。上海春秋旅游社的同志对这股风反应格外敏锐。因此,以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旅游必读也随之脱颖而出。愿旅游工作者和旅游爱好者能喜欢它、应用它,使它在国内旅游事业中发挥作用。大家知道,无论是国际旅游或者国内旅游,都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有薪假期的增多而发展起来的。这是旅游业必然兴旺,而且经久不衰的基础。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识到它发展的必然性那就很不够,还要充分估计到它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它和其他事物一样,有自己发展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艰难的。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已从事国内旅游工作的同志,或准备从事国内旅游工作的同志都应有所认识。这样,才会知难而进,不失前进的信心,才能把我们共同的事业办好。我这样说也许有人认为是故弄玄虚,无的放矢。其实不然,因为目前的国内旅游还有不少问题。诸如认识问题、物质条件问题,从发展来说,最基本的则是人才的培养问题。10亿人口的大国,假如按人口平均,有二分之一的人一年旅行一次,那就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而许多国家按人口平均每人一年通常旅行5至10次。接待这样多的旅行者,没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是不行的。因此,要大力加强旅游队伍的基本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多下功夫。假如中国旅游必读一书能作为培训教材,起到“春催桃李”的作用那就好极了。旅游说到底是适应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我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人们或者出于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眷恋,或者出于求知欲,或者仅仅是为了陪伴情侣度过几天幽闲的假日,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都比把工余时间花在马路上或者呆在家里打扑克要好得多,高尚得多。我无意动员人们外出旅游,也不反对人们在紧张工作后的正当娱乐,而是说,前面说过的那些活动,比之通过旅游,领略祖国山川之灵气、文化之精髓、多民族之风姿则显得平庸、有限。旅行者要增强旅游素养。外出旅游自然不必都通今博古,但在旅游之前或在旅游过程中能读一点书,了解一点旅游方面常识性的知识,这对通过旅游激发爱国热情,增长知识和才干将非常有益。我猜想这大概是编著者把这本书定名为“必读”的原因,而对更多的、一时还不能外出旅游的人来说也不妨算在“必读”之内,因为它可以使读者无需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满足求知的,增加对美的享受。这是一本由年轻人发起并主编的书,是他们的初步尝试,难免有不足之

处。他们让我代言请读者,特别是热心于我国旅游事业的专家、学者对本书多加批评和指正。1986年7月17日

序言魏小安中国旅游必读是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编著出版的我国一本较为全面、系统的旅游基础理论专著,出版以来受到广大旅游工作者和旅游爱好者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旅游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春天,又有了新的发展,正在越来越显示这个无烟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国际国内旅游事业又形成许多新的思路和观念,探索了许多新的课题。新编中国旅游必读就是在这种新的发展趋向中为适应客观需要而重新编写的另一本更为全面、系统的旅游专著。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为旅游爱好者了许多旅游知识,更是旅游工作者、特别是导游人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一本好教材、一位好教师。她是为旅游爱好者增添旅游情趣,更好实现旅游价值的必备之作,也是旅游工作者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丰富养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活动已经成了群众性、大众化的文化消费热点,并且将越来越升温、沸腾。我国旅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与世界各国一样,还渐成为主要支柱。抓住这个世界性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为这个无烟工业的茁壮成长,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编著出版一些有关著作,促进旅行社企业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实现优质服务尤为重要。春秋国际旅行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指引下,在旅游业中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1981年从3000元起家,现有资产3000万元,增加了1万倍,营业收入从1万元发展至今1个亿,又是一万倍。十二年时间经营规模、自有资产扩大了一万倍,确实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奇迹。他们在经济、业务方面创造奇迹的同时,在旅游基础理论方面也作了可喜的探索。这次出版这本新编中国旅游必读,是一件值得赞扬、推崇的好事。我特向全国旅游同行和旅游爱好者推荐这本书。编著出版综合性的旅游专业书籍,是我国旅游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在今天需要与世界旅游事业接轨的新追求中,更需要大家倾注心血去垫一块基石、铺一根路轨,让旅游列车胜利通行。学如大海,知也无涯。旅游工作者很需要一本综合性、指导性的专业用书,在旅海无涯苦求索中借助一点灯光,去开辟自己的新航程。1993年12月27日

新编中国旅游必读

第一章旅游概论第一节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一、我国古代的旅游旅游作为一种人生活动,古已有之。旅游又是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短期内的特殊生活方式,既兼有旅行、观光、游览、娱乐等含义,同时又具有异地性和享受性的特点。它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举世公认的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文明古国,因此,我国古代的旅游,无论从兴起的时间还是就活动的形式、繁盛的程度而言,都居世界的前列。我国旅游的历史渊源流长,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汉民族的始祖黄帝,他是一个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人物,我国古代旅游活动约有以下几种一帝王巡游,自古以来,历朝君王常到其统治地区巡游,具有政治和休憩娱乐结合的性质,据传说,夏禹不断到各地巡行,直到晚年还曾到当今绍兴;公元前10世纪,酷爱旅游的周穆王巡行天下,远至今新疆、青海一带;秦始皇在公元前220年210年11年间,5次巡游天下,并命丞相李斯刻石记录巡游泰山、邹峄山、琅e山、之罘山、碣石的盛况;汉武帝刘彻的全国巡游,其次数和规模又超过秦始皇,在位期间远近巡游不下数十次;隋炀帝杨广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东西游幸,靡有定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33年间六下江南。二经商旅游。先秦时期,以经商为目的,负货贩运者十分活跃,足迹踏遍新疆、四川,乃至于朝鲜,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络西域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共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沟通欧亚大陆的闻名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为经商旅游打下了极好基础。三国时,吴派朱应、康泰等臣率领楼船队泛海到现在的越南南部和束埔寨诸国,沟通了商路。唐代壮环、元代航海家汪大渊都曾出国考察。促进了商品交流。明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成为第一位世界级的航海大师,为中国和南洋、西亚、北非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三文人、学者的漫游。公元前5世纪孔丘曾桩游列国,广泛收集文献资料,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苏秦、张仪游说列国、纵横捭阖、名垂史册;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从青年时代起就漫游大江南北,足迹几遍及西汉版图疆域,纵观山川风光,考察民情风俗,访问历史古迹,采集各种传说,撰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魏晋南北朝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等文人雅士,悠游于山川竹林,寄情于大自然,创作了量多质高,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唐宋两朝文人漫游更为时兴,李白、杜甫、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陆游等,经长期漫游,为后人留下了神游中华大地的千古绝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旅行家徐霞客,将漫游发展为科学考察,分别撰成了巨著本草纲目和徐霞客游记。明、清间学者顾炎武,遍游华北,西北20年,写成了肇域志等地理名著。四宗教旅游,指以朝觐、求法、传道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有善男信女以及僧尼的释游佛游,有求神者、方士的仙游,有文人雅士仰慕老庄研习佛学,寄托玄理的玄游。以释游为例,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开始,

至隋唐佛教鼎盛,云游名僧辈出。东晋法显赴印度公元399年历尽千辛万苦进行了15年的佛游,著成佛国记。唐玄奘西游印度公元629年,一说627年,19年,亲践110国,写成佛游巨著大唐西域记,唐代还有僧人净义走海路佛游印度,历经20余年,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留世。唐玄宗时公元743年高僧鉴真乘风破浪,不畏艰险6次东渡,成为中日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在浩如烟海的华夏古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有群众广泛性的旅游活动,诸如元宵节的赏灯,三月初勺的郊外游冶,清明前后的踏青,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远眺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无数历史记载雄辩地证明,华夏民族是一个酷爱旅游的民族,有着悠久而文明的游览历史,炎黄子孙完全可以引以自豪。二、近代旅游业的产生旅游,转变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为旅游服务的企业形成一个的行业,并作为一个的经济部门而存在,还是近百余年的事情。如果将1840年作为古代旅游业穹近代旅游业的分期点。中国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而受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近代旅游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在这个阶段西方旅游业正处于重大发展期。一西方的大众旅游时代逐渐形成19世纪是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随着产业革命蓬勃开展,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显著发展的时期。蒸汽机和铁路在那时迅速地发展起来。随着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们在时间和经济上逐渐宽裕起来,旅游人数也随之迅速增长。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立的第一个商业性的旅行社应运而生,成为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旅游服务形成一个行业,旅游活动正转变为一种大众参与的社会活动,西方旅游事业进入重大发展时期。二处于停滞状态的中国近代旅游1840年以后,连年战乱,百业凋零,中国人民处于饥寒交迫的贫困境地,根本谈不勺参与旅游,所以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100余年内,我国的近代旅游濒临停滞的状态,仅在沿海各租界区邻近,有少量专供军阀、官僚、外国冒险家们避暑、娱乐的风景点,如青岛、庐山、杭州、莫干山等。,除此之外。一些供人观瞻的革命遗址成为现代旅游史上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抗英的三元里,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山纪念堂、中山陵、一大会址、“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井岗山、遵义、延安、西安事变发难地、东北烈士纪念馆、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还有湘潭韶山冲,重庆红岩村,海南庆龄故居,绍兴鲁迅故居,厦门陈嘉庚纪念堂等。中国近代旅游时期第一个旅行社,便是成立于1923年的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所附设的旅行部,至1927年改为中国旅行社;比西方的旅游业整整晚了80年,而且业务很少,不过存在几年。三、现代旅游与新中国旅游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业进入“现代旅游阶段”,其发展之迅猛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阶段,新中国的旅游事业也建立发展起来,虽经艰难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旅游业越来越繁荣,发展前景是令人振奋的。一现代世界旅游业的新特征1大众性。现代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旅游已带有广泛的群众性。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从60年代以后平均每人每年要外出旅游多次。如美国1981年国内游客达12亿人次,为本国人口56倍。日本出国旅游者中,工人、农民比例高达38。80年代末,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出游人数为1950年的9倍,90年代以后仍保持年增长率45左右。2国际性。现代旅游的交通工具往往是飞机,平均时速常常超过1000公里,如此,则使旅游超越国界,超越洲界。据统计,国际旅游人数1950年为2500万人。而t991年为45亿人,即1991年为1950年的18倍。3多样性。由于旅游的发展。必须根据不同的阶屡、不同层次、不同职业者对旅游形式、方法的不同要求,开办多种类型的旅游。如观光型,健身型,娱乐型,文化型,寻根探险型;还有五花八门的特种旅游,如海滨旅游,阳光旅游;宗教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烹调旅游,购物桅游等3040种。4综合性。旅游业牵涉到交通、住宿、饮食、金融、通讯、商业、娱乐等一系列行业,是高度综合的事业;横向联系广,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网络状的特点。发展现代旅游,实际上是一项内容极为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必须对旅游者综合** ;这就促使旅游行业内旅馆与旅馆之间的横向联合,交通、旅馆、旅行社、旅游景区之间的纵向联营;各旅游企业内部当然也形成设备齐全、服务周到的配套体系。二新中国旅游事业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发展,其中也经过曲折反复。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筹建阶段。1951年福建泉州成立了华侨服务社。1954年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业务性质纯属外事接待,为外宾方便。所以归外事部门领导,同时办理国际联运,其实没有真正的旅游业务。这个阶段可以划到1955年底。2初步发展阶段。1956年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回国探亲旅行的人数日益增多,全国各主要城市相继成立华侨旅行服务社。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我国外交活动顺利开展,1956年、1957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先后与原苏联、东欧、蒙古各国以及23个贤本主义国家的旅游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开始接待自费的外国旅游者。在前期,如1957年,原苏联、东欧各国的旅游者占总数95,直到6o年代中期,如1965年,才转变为西方游客为主,占总数80以上,然而每年外国旅游者入境总数仅在45千人。其问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中法建交、中巴通航,促成客源构成变化。由于单纯强调政治作用,不重视经济效益,当时的旅游业是亏本经营。3,旅游业处于停顿阶段。19661976年期间,国内政局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治安混乱,所以旅游人数连年锐减,各地旅游机构也均受冲击。1972年中美公报发表,同年中日建交,来自美国、日本的游客随之增

加。同时,由于国家规定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不再保留中国国籍,外籍华人游客也随之增多。为适应这种形势,1974年各地华侨旅行服务社改名为中国旅行社,以承担外籍华人旅游接待工作。显然,这10年尽管旅游局还表面维持,也承担了少量接待任务,但旅游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4发展阶段。1977年后,我国旅游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我国旅游业也随之发生了重要的转折,迎来了旅游业的春天,1978年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者总人数为188万人,为过去24年人境人数的总和。1981年增长为766万人,为1978年的407倍。1986年中央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正式把旅游事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旅游事业发展更为迅速,年增长率大大超过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如1992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已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