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1/1)

代。在江南,有9个割据政权吴、南唐、吴越、闽、楚、荆南、前蜀、后蜀、南汉加上在山西建立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于陈桥兵变,代周继位,国号宋,是为宋太祖。他统一了中原和江南,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宋朝前期建都汴京今开封,史称北宋;北宋初年,大权集中于皇帝,用文官治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与占据长城以外的辽国南北对峙,战争频繁。东北女真族金国兴起之后,宋金联盟灭辽。金不肯履行以长城为界的和议,从此宋、金开战。公元1125年,金兵南侵,攻破汴京,徽、钦两宗被俘。这就是所谓“靖康之

变”。“靖康之变”后,赵构徽宗子,钦宗弟南渡即位,史称宋高宗,偏安临安杭州。史称南宋。蒙古兴起,先灭西夏后灭金。公元1258年,宋军全军覆没,结束了历时322年的宋王朝统治。蒙古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建国,国号大元。建都大都今北京,灭南宋后,统一了中国。元王朝统治的近百年间,消灭了割据势力,巩固了全国的统一。元前期注重农田,兴修水利,发展了经济;但后期终因阶级压迫深重,民族矛盾尖锐,加之连年灾荒,致使义军蜂起,元王朝也随之灭亡,公元1368年,经过17年争雄的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即为明太祖。他出师北上,把蒙古王族赶回大漠,完成了一统大业,明初,鼓励生产,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已出现萌芽状态。公元1398年,长孙建文帝继位,其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组织“靖难军”南下争夺帝位,经过4年的“靖难之役”,朱棣夺得帝位,即为明成祖。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从明太祖开国到明成祖“三宝太监下西洋”的70年间,是明朝的强盛时期。此后,明王朝日益腐朽,如江河日下。明末宦官阉党横行,边患日紧,土地兼并,租税沉重,崇祯帝继位,灾荒连年,民不聊生。公元1628年,重灾区陕北爆发了“闯王起义”。公元1636年高迎祥被俘就义,李自成被拥戴为“闯王”。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缢。明王朝统治结束。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清军大举南侵,闯王败,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公元1683年收复台湾,清朝统一全中国。清初,从康熙到乾隆的100余年间,国家富裕,人口增加,史称“康乾盛世”。但乾隆之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对外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对内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使中国日趋落后,人民更加困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处于列强渗透和人民反抗的内外交困之中。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清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期最久的农民起义。但在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下,终于失败,公元1856年,英、法、俄、美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王朝内部出现了一批洋务派,发动了以办军用工业为发端,进而创办民用企业的“洋务运动”,客观上** 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王朝又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深重。国内掀起了“维新救亡”和“实业救国”的热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遭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而夭折。这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了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活动。1900年发生了义和团运动,也被中外反动派扼杀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20世纪的民主革命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黄兴、蔡元培把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政纲和“民族、

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并组织了镇南关、黄花岗等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清政府被推翻。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这就是名闻中外的“辛亥革命”。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孙中山又投入讨袁斗争和以后的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成立。在中国的推动下,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领导了“二七”大罢工、“五卅”反帝运动,省港工人大罢工,广东、湖南的农民运动;并帮助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建立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开始北伐战争,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但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不久汪精卫也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被破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领导的武装斗争开始了。不久,又发动了认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多次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国民党对红色根据地发动了“围剿”。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支配下,红军没能打破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月,党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新领导。经过一年的转战,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以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告终。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领导了广大敌后沦陷区的抗日游击战争,艰苦抗战8年。在全国抗日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国民党与进行第二次合作,国民党的一批爱国将领在漫长的战线上也打了台儿庄战役等几个漂亮的狙击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中国组织了统一战线,并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反攻,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解放南京。蒋介石率残部逃往台湾。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北京广场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节古代著名旅行家一、禹游四海传说尧舜时,洪水泛滥。舜起用鲧之子禹治水。禹勘察山川地势,足迹遍及九洲,改鲧筑堤治水为疏导治水,使洪水沿着疏通的众多河道流入湖海。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游四海治水,实为考察旅行,工作旅行,当然艰难曲折,不属游乐性旅行。纪念大禹的碑、陵、墓、祠、庙遍布全国各地,其真伪难以辨别。但都成为名胜古迹供后人瞻仰。二、穆天子西游西周前期是中国奴隶制繁荣时期。“成康之治”后的周穆王是个盛世帝王。据传他坐在造父驾驶的八匹骏马拉的车翻越昆仑山,西行数千里到西王母之国。西王母在景色如画的瑶池设盛宴接待。周穆王赠给西王母很多精美的丝织品,西王母赠给周穆王不少奇珍瑰宝。他俩还吟诗歌酬唱。西王母还邀请周穆王游览山川名胜,穆王命人立石碑,题写“西王母之山”,在碑旁还亲自种桧树。临别时,西王母忧伤地赋诗一首,以示惜别之情和期望之意。穆天子传记载了上述故事。周穆王堪称我国第一个真正的旅行家。三、张骞与“丝绸之路”张骞一公元前114年西汉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东人。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令其率百亲人出使西域,想与匈奴的世仇大月氏国结成联盟,以夹击匈奴。张骞以随从胡人甘父作向导,经陕西进入河西走廊,遭遇匈奴骑兵而全部被俘。张骞被软禁10年,匈奴单于想迫使他投降还给他娶了个匈奴女子为妻,11年后,他怀着汉使节凭证与甘父逃了出来,继续西行,越葱岭,经大宛、康居到今阿姆河上游阿富汗境内的大月氏及大夏阿富汗北部。大月氏在此安居多年,不愿为旧帐与匈奴交战,不过还是友好地款待了张骞一行。张骞等返回长安,途经匈奴,又被俘;一年后乘匈奴内乱,脱身回到长安,出使13年,回来时仅只他们两人。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行,准备联合乌孙对付匈奴。沿途顺利,未遇任何麻烦。当时乌孙正值内乱,故联盟未成,不过与乌孙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此外,基派人到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地进行友好活动。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国。从此友好的使团、商队不绝,形成了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四、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北人。太史令皇室图书馆的官吏司马谈之子,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随父到长安,有机会博览皇室藏书。自幼有继父之志,要写一部从古到汉的中国通吏,为此,他就到全国各地游历,甚

至深入到当时异常荒凉的四川、云南等地。他曾到长沙北面的汨罗江,凭吊诗人屈原自沉之处;到传说中的帝舜南巡之地九嶷山;又登临庐山观传说中的“禹疏九江”之处;到长江下游吴、越故都寻访遗迹;渡江北返,到汉大将韩信家乡淮阴采访;又到齐鲁考察,儒学的源渊。他了解各地风俗,采集传说,挖掘史料,考察了各个区域的不同自然条件和物产资源。多年的旅行见闻,和他所诵读的古文献相印证,使他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48岁时,他更发愤著书,因替李陵等人辩解,身受腐刑。终于在50岁时借“江山之助”而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记传体的通史。五、玄奘与西游记玄奘公元602年一664年,俗称唐僧,本姓陈名,唐时高僧,玄奘是他的法名,后人称他为三藏法师。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人。13岁在洛阳剃度为僧。贞观三年,一说贞观元年约公元629年赴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求取佛经,游学17年,名闻全印度。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唐。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及其周边各国和中亚地区历史、地理、交通的珍贵史料。吴承恩的西游记便是根据他的生平事迹及民间传说经艺术加工而创作的小说。六、七下西洋的郑和郑和公元1371年1435年,原名马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12岁时到燕王朱棣处做小太监。燕王夺取帝位后,他也因战功卓著,赐姓郑,改名和。又因他信奉佛教,小名三保,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所以又称他为“三宝太监”。明成祖朱棣为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其统治地位,就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因此派遣郑和出使西洋。所谓西洋,就是指现在的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一带。从明成祖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7次出国,到过东南亚、南亚、中东,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出海远航,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区域范围之广,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他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最有成就的海上旅行家和探险家。七、杰出的科学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霞客为号,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生于今江苏江阴县郊40里的南d岐,卒于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他自幼喜读地理、历史、山水游记之类书籍,喜山乐水,有志于名山大川的游历。19岁时,父亲病逝,服丧3年期满,因老母在堂不便远游。老母亲得知后,鼓励他远游,并依古制,亲手缝制了远游冠,以壮行色。为免其后顾之忧,这位贤母不顾76岁的高龄还和儿子一道游历了善卷、张公两洞,每次都步行于前,以示筋骨康健,令儿子放心远游。徐霞吝北游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等名山;南游黄山、庐山、天台山、普陀山、雁荡山、武夷山和罗浮山等名山。他游览时表现出的探险

精神十分感人。历来传说雁荡著名的瀑布大小龙湫就发源于山顶雁湖。徐霞客为了探明是否确实,曾三上雁荡山。第一次登攀几乎葬身万丈深渊。几年后第二次登攀,探明了几个岩洞的奥秘,但未临绝顶。为了探明山顶真相,再一次沿山径险坡,攀着藤条爬上绝顶,终於见到栖息的雁群,在山顶露宿5天,探明了大龙湫的源头和雁湖的确切位置,纠正了以往书上的错误。51岁以后,他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尤其对中南、西南考察尤为详尽。在大西南,他考察了100多个洞穴。以广西七星岩的考察为例,他所记述的目测步量的数据和15个洞口位置,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实测的结果基本吻合。对溶洞石钟乳、石笋形成原因的解释也与近代科学的解释基本一致。他认为“盖因石膏日久凝结而成”。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与研究,并作详细记录的人,他对地理学上的贡献,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考察旅行家,有徐霞客游记传世。

第三节古代的科技文化一、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驰誉中外的“万里长城”,人工开凿的世界最长运河等,都是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实际上,我国科技成就还有很多,都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农作物都是我国最早培育成功的。发掘出来的古遗址可以验证,我国的农业至少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据传早在周朝,水稻技术己传到国外。西汉成帝公元前32年一前7年时,我国己有农业专著汜胜之书。汜胜之是曹县人今山东曹县。书中记载有耕田、种麦、种瓜等耕作技术,内容非常丰富,是我国第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可惜原书已佚,现在看到的是从齐民要术、太平御览等古籍中辑录下来的。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集中国古典农学大成的专著,全书共16卷,50多万字。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天津小站米,就是他南稻北植的伟大成果。他翻译过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书。他死后葬于上海法华泾与肇家浜两水汇流处,其地被称为“徐家汇”。他的墓址在上海徐家汇光启公园内。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早在夏代已知道了红铜的冷锻和铸造,掌握了青铜的合金规律。春秋时期已开始冶炼钢铁杭州莫干山的山名就源于古代两位冶铁巨匠干将、莫邪夫妇。相传他俩铸的剑削铜断铁,锋利无比,楚王得知后,不借代价聘请他俩铸剑。干将、莫邪冶炼3年而成,就飞瀑水淬火,故名剑池,旁有一巨石,以之磨剑,人称磨剑石。后人也称此山为莫干山以资纪念,1926年,在古楚国所辖的长沙,发现了一把春秋晚期的钢剑,经鉴定剑是含碳钢。这把剑,当然不会是干将、莫邪所造,但春秋晚期可造钢剑的传说得到了证实。我国古代的灌溉技术也高度地发展。闻名海内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科学的巨大成就。都江堰是公元前250多年,秦蜀郡太守李冰在古代人民治水的基础上修建的。它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三项主要工程构成,具有灌溉、防洪和航运等多种功能。江心是人工筑成的分水堤,顶端回锥形,所以叫“鱼嘴”,把岷江划分为内外两江。外江力岷江主流,内江为别流,外江泄洪排沙,内江引水灌田。堤后开180米左右的口子,用竹笼装卵石作堰。内江在此处是一弯道水量过大,流过这里产生强大的弯道环流,越堰进入外江且带走大量的泥沙,故称“飞沙堰”。内江水量较少时,它拦水进入“宝瓶口”,灌溉农田。内江进水口位于“离堆”山脚下,人工劈山,凿就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瓶颈口子,称“宝瓶口”。“离堆”是一岩石堆,堵在瓶口侧。江水涌来,离堆迎头顶上,迫使江水回旋,不能进入“宝瓶口”,起到节制作用,确保成都平原的安全,致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经历代维修、扩建、特别是建国之后,灌区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同时,都江堰也成了著名的游览胜地。古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作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建了中国

特有的医药学。针灸治疗疾病是我国医药上的一项独特发明,早在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用针灸治疗虢国太子“尸厥”,被人誉为“起死回生”的神医。战国时的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除针灸外,我国的医药技术也对世界医药事业有过杰出的贡献。东汉末年,著名医生华佗就曾用中药“麻沸散”用以全身麻醉,动大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集2000余年药物知识的伟大著作。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东门外人。世代务医,受父薰陶,对中草药有出奇的爱好。年轻时放弃仕途,立志学医。在行医中发现古代的药书有很多错误,决心重修本草,利世济人。他跋山涉水,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方、到各地考察。后人赞美他“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公元1578年,李时珍撰成本草纲目。共收集药物1892种,其中374种是过去未曾记载的;载入药方11096个,绘制了1110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各种药物的形态。全书共190多万字。17世纪以来,先后被译成多种外文,对世界医药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二、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距今6000多年